2021年9月,疫情防控吃緊階段,泉信學子在家鄉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抗疫志愿者:李偉鵬
2021年9月,莆田仙游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霾”。昔日里人群熙攘的熱鬧街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來”而變得異常安靜,人們被迫再次過上了居家隔離的生活。千千萬萬個“抗疫戰士”奔赴前線,來自我校軟件學院2018級網絡工程專業的李偉鵬同學是其中之一。
9月10日,仙游爆發了局部疫情,隨之而來的擴散蔓延讓家鄉的許多人感到恐懼,李偉鵬那時正在家里,對此深有體會。他十分關注家鄉的情況,當他得知鎮政府需要志愿者幫忙做宣傳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我在學校里是校記者團的攝影記者,平時對攝影、攝像、剪輯都比較感興趣。這次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協助當地政府部門開展防疫宣傳工作,為家鄉防疫工作做出一份貢獻,我感覺自己義不容辭。”偉鵬說道。
在鎮政府和家人們的支持下,他奔赴“戰場”。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在炎炎烈日下扛著設備走動拍攝,汗水很快浸濕他的衣服。“能配合鎮政府記錄下抗疫過程中有意義的畫面,再用這些視頻鼓勵大家增強抗疫的信心,我覺得很有意義。有一份光,發一份熱,我想保護我的家鄉。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經過一周左右的拍攝和剪輯,偉鵬同學完成了抗疫宣傳片《鯉南加油》,視頻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緊張期間為許多人帶去了溫暖和力量。
在被問及參加抗疫志愿工作,感觸最深的事是什么?李偉鵬是這么回答的:“疫情來襲時,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抗疫的決心令人感動。有人匿名送來了物資,有小朋友帶著自己的畫獻給辛勤的醫護工作者。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為防疫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對于李偉鵬來說,他最大的收獲便是,因為參與、付出而感受到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共情。不辭辛勞的醫護人員,充滿愛心的志愿者,堅守卡口的社區干部等……他們的行動讓李偉鵬堅信:只要大家始終團結在一起,疫情的陰霾很快就會散去,抗疫的全面勝利不久就會到來!
抗疫志愿者:孫澤
來自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孫澤同學同樣參與了家鄉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的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我在大學作為班委,同時又是入黨積極分子,理應站在抗疫最前線,為家鄉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談及加入志愿者隊伍的初衷,孫澤說道,“這是使命也是職責。”
在志愿者工作中,孫澤主要負責社區外來人員的體溫測量、身份信息登記以及行程碼、健康碼檢查等工作。他既是“測溫員”,也是“登記員”還是“統計員”和“宣傳員”。由于該社區外出人員較多,家中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與外地疫情嚴重地區聯系密切,孫澤知道這是與疫情抗爭的第一道門,一定要將危險阻斷。
“我所在小區居民知識水平、年齡和職業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我們的工作,也會有人對核酸檢測個人信息登記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做。”面對居民們遇到的問題與心中的疑惑,他都熱心、耐心的進行解釋。當遇到有老年人不會使用健康碼及行程碼時,他就會主動上前引導。組織小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時,他便拿上核酸檢測信息登記條挨家挨戶敲門通知。當遇到外地車輛不理解工作時,他會耐心的向返鄉人員講解。
在此次抗疫志愿工作中,孫澤同學的表現得到了肯定,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責任、擔當和價值。
作為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的學生,李偉鵬和孫澤只是大學生志愿參加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像這樣的情況,在全國范圍內都普遍存在著,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青年擔當和回報家鄉的大愛情懷。青春正當時,我們“疫”不容辭。